委员发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1-19 浏览次数: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民进石龙区支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现就我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出如下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村庄设计规划滞后乡村建设没有经过论证和长远规划,虽然我区已出台《石龙区和美乡村示范创建三年行动方案》,但目前大多农村社区没有完成村庄规划编制,整体创建水平不高,有待提高档次,提高品位。

(二)乡村建设产业支撑力度不够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靠政府财政资金解决,社会资本投入少,缺乏可持续的长效投入机制。多数农村社区没有形成区域发展、规模发展的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产业短板突出、农民增收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突出。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不强,没有村集体生产经营性收入来支撑后期建设经费,持续发展乏力。

(三)建设资金和用地相对短缺当前我区部分农村社区土地整治时,往往侧重于把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复垦后用于建设用地指标置换。虽然短期效益明显,但农村社区可用于发展农村产业用地储备不足。

(四)人才引进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在专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相关政策支持和长效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引进少、留不住的现象,致使专业人才短缺。

(五)乡村旅游融合度不够高农旅深度融合发展和资源整合挖掘不够,乡村旅游景点的系统谋划、宣传推介、项目招引力度还不够,挖掘文化内涵、传承乡土文明深度不够,发展农旅动力不足。

  、意见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先行要先行制定和美乡村的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分类分步实施,采煤塌陷区治理、村庄搬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要素要通盘谋划,形成系统、完整、科学的整体规划和各具特色的个性化规划,在布局上注重连村成带、连带成片,使我区和美乡村既有“盆景”,更有“风景”。8个搬迁和拟搬迁村,侧重于融入中心城区规划布局,腾笼换鸟后村集体建设用地要提前谋划对接产业项目发展。16个非搬迁村,在编制整治规划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本地特色资源,不盲目从众,做好一村一品一特色,突出经济基础、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等特色要素,打造品牌特色,突出亮点,留得住“乡愁”。

(二)培育壮大产业,夯实发展根基农村社区要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农畜产品加工、传统手工业等绿色产业,稳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条,依托农业农村资源,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支撑和美乡村建设。

(三)持续资金整合,优化土地使用积极争取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衔接等专项资金,吸引乡贤、有实力的企业等社会资本共同开发和美乡村建设。村集体可考虑以土地、资金等入股的方式,与专业机构合作,实现市场化运作。有序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工矿废弃地以及其他低效利用建设用地综合整治,优化村集体用地的空间规划与产业布局,实施土地资源碎片化整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对搬迁村腾出的集体建设用地,要及时办理土地征收手续,腾出的土地可以直接用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项目用地。

(四)强化党建引领,发挥主体作用把和美乡村建设与支部创建结合起来,把党支部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主心骨”,大力实施人才“归根”工程,激发“归雁经济”的内生动力。同时,采取定向委培、院校合作、第三方培训等形式,加强农村社区“两委”年轻干部人才培育,确保村级组织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始终有“新鲜血液”。制定人才引进机制,确保急需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五星支部创建和和美乡村建设要同频发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履行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职责,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美乡村建设与自己切身利益的关系,激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使实施乡村振兴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

(五)挖掘文旅资源,发挥特色优势把和美乡村建设与特色产业、休闲旅游等结合起来,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发挥产业规模优势。利用好宛洛古道、琉璃不对儿、汝瓷工艺等特色文化资源,增加和美乡村文化气息,统筹规划布局农村“美丽产业”,努力推进和发展一体化、全域化农旅,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农庄、特色民宿、家庭农场、农耕文化体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