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7月—1945年8月)——同心同德一戎衣
中共七大会场
1939年,延安。7月,毛泽东在欢送一批青年学生奔赴抗日前线时说,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像、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要出发上前线,我也赠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游击战争和革命中心的团结。10月,毛泽东在为《共产党人》写的发刊词中强调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政策全面成熟并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党的三大法宝的著名论断。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
救亡图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日本侵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后,中国社会各界群情激愤。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同一天,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致电蒋介石,要求全国总动员进行抗日斗争,并代表红军将士请缨杀敌。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11日改称为第十八集团军)。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8月下旬到9月底,八路军主力陆续开赴山西前线抗日。随后南方八省游击队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在中共中央的多次催促下,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从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经过半年多艰难曲折的谈判,以中共中央《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为标志,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全国抗战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一条开放民主、改善民生,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支援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起草的鼓动提纲,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新形势和战争的持久性,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反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洛川会议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及时制定和确立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把实行全民族抗战与争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把反对外敌入侵与推进社会进步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推动全国各族各界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投入抗日救亡的洪流。各党派团体拥护国共合作,比如救国会领袖沈钧儒、邹韬奋等表示赞成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拥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国的抗战团结;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向国民政府提出普遍动员武装民众、实行民主政治等政治主张。各地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如上海一批社会名流成立上海抗敌后援会,学生界、教育界、宗教界、妇女界都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组织,广大侨胞在世界各地积极开展抗日救国运动等。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中心,中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起来,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始了中国近代以来空前规模的民族革命战争。
践行策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由于国共两党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加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处理统一战线中的统一与独立、团结与斗争的关系,成为极为重要的问题。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会议总结中着重讲了统一战线问题及战争和战略问题。全会确定,要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用长期合作来支持长期战争,同时要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全会批判了党内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关门主义和投降主义偏向。这次会议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证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坚持和维护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坚持抗战、团结、进步三大方针,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9年10月10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决定《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中将其概括为三大政治口号:“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针对国民党的反共摩擦,毛泽东及时总结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的斗争经验,于1940年3月,在延安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报告,同年12月,又为中共中央写了《论政策》的党内指示,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为进一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还在根据地实行“三三制”政权建设和减租减息政策。1940年7月,毛泽东在为纪念抗战3周年所发表的《团结到底》一文中,首次公开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建立“三三制”政权的主张,指出:不论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关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张抗日民主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三三制”政权作为一种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从制度上为党外人士进入政权并占有一定比例提供了保障。这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和团结各阶级、阶层、党派和团体参与抗战,最终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接近最后胜利前夕,为了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强调“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的口号。指出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上,建立一个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各革命阶级民主联盟的国家,即新民主主义国家。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其中“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是概括毛泽东思想的九个方面之一,从党的政治路线、党的纲领、总路线的战略高度,阐述了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对全党提出“统一战线是一门专门科学”“我们要学会这门科学”的要求。
凝聚力量,取得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海外华侨,一部分地主买办阶级都以不同形式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抗日战争成为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方针,不仅成为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而且在抗日民主根据地认真落实抗日民主政策,成为全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旗帜,起到了政治领导的作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坚持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运动的发展,人民革命力量获得前所未有的巩固和壮大。全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对共产党有了正确认识并给予大力支持。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许多人通过抗日战争明显改变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同党建立起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关系,为统一战线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关头,以博大胸怀捐弃前嫌,提出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最大限度地团结了一切抗日力量,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
(来源:人民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