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富硒功能农业大文章 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民建平顶山市委会
近年来,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给富硒功能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指出,“有丰富的富硒土壤资源,一定要打好这个品牌,让富硒农产品在市场上更加畅销”。
平顶山市是河南省富硒土壤资源大市,已查明富硒土壤约230万亩,占全省(1500万亩)的15%左右,其中达到中硒以上标准的土壤约占85%,达到富硒或高硒标准的土壤约占40%以上。富硒农产品附加值高,富硒产业已成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朝阳产业,发展富硒功能农业是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一、我市富硒功能农业发展情况
平顶山的富硒功能农业起步于2006年左右。目前,全市富硒农业产值约10多亿元,做富硒功能农业的市以上龙头企业10余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是叶县创大、绿禾农业、鲁山正隆牧业、汝州中王、正大畜牧、宝丰欣荣等六家企业,最具科技含量和特色的是河南虹皓农业(食疗级羊肚菌丝粉)。
二、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顶层设计,集约化程度不高。一是资源家底不清。目前全市硒资源储量尚未完全探明,只探清部分地区富硒土壤资源,富硒水和其他相关资源暂未探明。二是产业布局缺乏。尚未制定富硒功能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还缺乏具体路径,市与县(市、区)之间没有分区布局的指导意见,无法实现区域协作、优势互补、梯次推进。
(二)产业体系架构不完善不成熟,产业规模较小,富硒企业竞争力不强。一是企业发展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产品市场知名度不高。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富硒企业以种植粮油和果蔬类作物为主,富硒肉类和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富硒产品中所占比例较低。三是生产模式传统粗放,大部分富硒龙头企业仍以“粗加工”等种植养殖为主,蔬菜、果业等特色产业仍以“流通”为主,加工层级低的现象突出。
(三)科技支撑不够、技术含量低,服务体系不完善,富硒科研创新能力不足。一是自研能力不强。我市富硒企业中,仅有一小部分拥有研发团队,大部分企业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二是核心技术薄弱。缺乏行业标准制定和原始生产记录,富硒企业、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创新成果较少。三是科研技术投入过少。绝大部分富硒企业不具有自主检测和专职人员,推广使用新技术、新产品能力不足。
三、相关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摸清资源家底,科学编制富硒产业发展规划。一是资源普查。开展富硒资源普查,探明全市富硒土壤资源分布格局,摸清可利用的富硒土壤资源分布和富硒动植物种类,建立相关富硒资源数据库。二是突出重点。在全域调查富硒资源,查明富硒资源和富硒农产品资源的空间、数量分布情况和硒含量情况,并以富硒土壤、作物和食物资源为重点,加强富硒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三是制定规划。组建富硒功能农业产业发展指导服务专家库,邀请国内研究机构和专家团队,编制富硒农业规划及相关子规划,明确富硒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优化区域布局。
(二)做强富硒农产品加工,开发富硒新产品。一是加强富硒产业园区建设。围绕富硒小麦、杂粮、中药材、水果、蔬菜、畜禽等六大特色产业,依托各县(市、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一批集农业新技术研发、生产、示范、推广、加工于一体的富硒产业园,夯实产业发展平台和基础。二是扶优做强。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和支撑作用,鼓励采取兼并、重组、参股、收购等方式,扶持壮大本地知名企业,打造规模大、实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富硒产业龙头企业。三是融合发展。做大“硒+加工”产业,发展富硒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和主食加工,带动种养业、食品加工业和物流业发展,提高富硒农产品附加值。做优“硒+康养”产业,打通富硒农业加工、流通、销售、康养旅游等环节,实现富硒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
(三)搭建科研平台,培养专业人才,构筑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科研高地。一是搭建科创平台。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等,强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校合作,打造“政、产、学、研、转、用”六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建立检测平台。整合现有涉农产品质量检测资源,加快筹建富硒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研究制定富硒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构建富硒农业标准体系,推动富硒农产品标准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