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平顶山市政协官方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发言摘登

聚焦“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助力冷链物流产业驶入“快车道” ——刘览委员代表平顶山市工商联的发言

为强化流通体系支撑作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完善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设施条件”。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是支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途径。自2017年《平顶山市冷链物流转型发展工作方案》实施以来,我市冷链物流较快发展,但仍面临不少突出瓶颈。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环境有待完善。城乡间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分布不均,冷链项目主要集中在宝丰、舞钢、郏县、鲁山等地;冷链物流企业用地难、融资难、车辆通行难问题仍然存在;冷链物流监管制度不全,全链条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二是行业链条有待健全。产地预冷、冷藏和配套分拣加工等设施建设滞后;新能源冷藏车等冷链运输设施设备发展相对滞后(市交通运输局统计,我市55家冷链仓储、运输、配送企业共有冷链车辆188台);城区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设施短板突出。

三是发展基础有待加强。冷链物流企业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应用不够广泛,冷链专业人才培养不足,制约行业发展。

二、对策建议

日前,我省印发了《河南省培育壮大冷链食品产业链行动方案(2023—2025)》,提出到2025年,我省冷链食品产业链产值达到4000亿元。为加快融入全省冷链发展战略布局,建议:

(一)市场驱动,政府引导,统筹推进。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冷链物流运行、服务、监管、支撑体系建设,优化冷链物流设施布局与运行网络结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竞争活力;政府在规范行业运行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等方面重点发力。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多向冷链物流基础薄弱环节配置,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夯实行业发展基础。

(二)分类指导,创新引领,提质增效。针对产运销各主要环节、冷链产品重点品类冷链物流运作特点,因势利导,精准施策,科技赋能,系统推动不同区域、不同品类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完善冷链源头基点网络,根据不同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引导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在重点镇和中心村,结合实际需要分区分片合理集中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发展产地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租赁等社会化服务,探索发展共享式“田头小站”移动冷库,提高产地源头冷链物流设施综合利用效率。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依托县城、重点镇布局建设一批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改善产地公共冷库设施条件,强化产地预冷、仓储保鲜、分级分拣、初加工、产地直销等能力,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水平,减少产后损失,实现优质优价。

(三)强化监管,设施联动,冷链到家。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冷链物流运行管理和治理方式变革,提升行业绿色智慧发展水平。创新监管手段,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和设施设备应用力度,现场和非现场监管方式有机结合,逐步分类实现全程可视可控、可溯源、可追查。强化行业监管,加强冷链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高冷链产品安全保障水平。推进冷链物流技术工艺、业态模式、经营管理、监管方式创新,动态优化城市配送路径,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冷链末端配送业务,实现“冷链到家”。